践行济铁精神 传递文化力量
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高铁大国。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高铁运量最多,高铁等级最高……
每年超过10亿人次选择乘坐高铁。在我们享受高铁带来的便利背后,是无数科技工作者日以继夜的心血付出。但他们的名字,我们往往无从知晓。
昨晚央视《朗读者》节目中,董卿就请来一位幕后英雄、老院士潘际銮。
我国第一条高铁、第一座自行建设的秦山核电站,都有他的功劳。他开创了高铁钢轨的焊接技术,为中国高铁的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
他自豪地说:“中国已经在高铁和核电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焊接技术过硬。中国钢轨焊接的水平超过世界任何国家,超过欧洲,超过日本,超过美国。”
而今年90岁的潘老,就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焊接第一人,他的人生经历堪称传奇。
10岁那年,七七事变爆发,潘老在江西九江的老家被日本人炸平。他一边逃难一边坚持学习,在6年时间里念了6所中学,16岁那年以云南省状元的身份考取了西南联大,攻读工科机械系。
《朗读者》现场的清华学子们
在《朗读者》节目中,节目组和潘老特意选择的便是当年清华大学学生自治会写的那篇著名的檄文——《告全国民众书》。
潘老透露:他差点死于日军的轰炸,最后全家成了难民。他说:我们念书的目的就是抗日,救国,回家。
抗战结束后,回到清华园的潘老,开始了他的报国之路。他立下宏愿,要把中国的焊接技术提升到世界一流水平。
潘老在工程现场
如今,潘老研究成果价值早已超过千亿,可90高龄的他,每天还骑着自行车到研究室上班。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你可能想看:
【风采】最美工匠:桥梁专家吕云祥,发明成果响当当
【风采】最美工匠:动车神医刘波,创出独门绝技
【星光】李咏梅:给我一块彩面,还你一个世界
【星光】侯志新:侯氏社火脸谱,济南一绝
【风采】高铁司机背后的女人:一份艰辛 一份情
文化济铁
魅力济铁
文化因创新而发展
文化因职工而精彩
关注“文化济铁”
一个有文化的公众号
期待您的关注~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